随着中国“双碳”目标第一个关键时间点临近,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重要举措,已全力加速迈入发展新阶段。聚焦“双碳”关键词,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为2022年全国两会热议的焦点。
响应国家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号召,在全国两会期间,五菱发布了“两个百万、五个百亿”新能源战略。官方宣布,五菱将于2023年争取实现纯电车单年销量破百万,逐步实现完全自主的新能源产业链,这对于国家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无疑是一个重要推动力。
如何解读“两个百万,五个百亿”?
“两个百万、五个百亿”中国五菱新能源战略规划是什么?简单说,这是一张中国五菱在全球新能源市场布局的巨大蓝图。“两个百万”指代五菱纯电、混动两个百万级平台;“五个百亿”则指代电池、电驱、电控、商贸服务、机器人五个百亿产业。
在战略规划中,五菱将全面面向用户,以使用场景为中心,创新产品、研发、采购、制造、营销业务链路。同时,通过强链补链,建立完全自主的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链、供应链,探索零售、电商、直营一体化的全新商业模式,构建新能源产业生态圈。
可以说,这是中国五菱首次公开关于“新能源”全产业链的布局。选择在全国两会如此重要时刻宣布,不仅吹响了中国五菱对全球新能源市场全面进击的号角,更展露了企业战略转型的信心和底气。
背靠全球累计2500多万用户,以及“人民五菱”的积极国民印象和口碑;我们有理由相信,中国五菱正在筹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再掀一场“五菱燃油车式的成功”。
2023年纯电车型销量破百万
2021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14.8%,迎来了一个消费动能从“政策驱动”到“市场驱动”的重要拐点。据乘联会预测,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0万辆,渗透率达到22%。汽车业人士纷纷表示,节能减排终于打开了全新局面。
而这个突破,中国五菱宏光MINI EV、KIWI EV等车正是“重要功臣”之一。据悉,当前国内每10台小型新能源汽车中,就有5台是五菱。五菱开创了小型新能源蓝海市场,大量触发了国人“家庭增购纯电车”的真实需求。
但中国五菱的真正信心,更多源于绝对市场销量潜力。五菱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热销的同时,在全球市场,累计接到来自亚洲、欧洲、美洲、非洲等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0 多家机构发来的新能源汽车需求询盘。要知道,如此业绩,还是在“全球疫情”、“芯片荒”等一系列客观条件限制之下实现的。
显而易见,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大规模爆发增长的前夜,全球新能源市场又处于“饥荒状态”,中国五菱新能源汽车领域的“销量能量”自然是远远未曾释放,全球产品和全球产能布局更是现阶段巨大的限制和掣肘。“两个百万”的规划,于五菱犹如新增了马力强劲的“引擎”,将为五菱进一步腾飞插上强有力的双翼。
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80万辆,减排超50万吨
全球众多国家将实现“双碳”目标押宝新能源,但观察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指标,从来只是“减碳减排”第一步。若新能源车,买而不开,闲置不用,燃油车实际依赖度居高不下,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反倒是真正的“砒霜”。
五菱最大优势即是对市场的深刻洞察,践行“人民需要什么,五菱就造什么”的理念。除了跨界造口罩、螺蛳粉、地摊车……两万多起步、横扫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五菱宏光MINIEV,以及时尚中最科技,科技中最时尚的KiWi EV等系列新能源汽车的热销,更是将这点体现得淋漓尽致,甚至被收录为顶级商学院研究案例。
而细看“两个百万”平台产品集群,延续了“为人民造车”的强烈C端基因,全部为基于用户场景所打造,具有高区隔的差异化竞争力。像GSEV系列,定位全球城市轻出行生态领导者,是撬开全球小型新能源蓝海的先锋利器。EQ 系列、FDEV系列,分别为智能社交、节能降本标杆级系列产品,可全维拓宽五菱用户和场景范围。此外,智能物流移动平台系列,则将令中国五菱进军更多元的B端新能源商用市场。
正因为能够极大地满足不同场景的用车需求,五菱新能源汽车用户有着极为高频的使用率。目前,五菱新能源汽车已为车主提供了超 1.4 亿次便捷出行。由于成本低又很便利,五菱汽车已涵盖了95%的20公里内短途出行场景,用户日活率高达94.7%。
正因如此,每一辆五菱新能源汽车都有重大的减碳意义。据统计,五菱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80万台,位居全球小型新能源汽车第一,总计减少碳排放量已超过 50 万吨。
随着全球气候变暖,实现“双碳”目标事关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,更意味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。作为民族品牌,中国五菱新能源战略的发布,可以说为我国汽车产业助力“双碳”目标实现树立了标杆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quanqiumeizhuang.com/info/451.html
温馨提示:创业有风险,投资须谨慎!编辑声明:全球美妆网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,转载务必注明来源,部分内容来源用户上传,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不可作为直接的消费指导与投资建议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-mail:1074976040@qq.com,我们将立即处理。